出书热线:188-4616-6899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颠覆者计划:让癌症发现在早期》

新书展示《颠覆者计划:让癌症发现在早期》

发布时间:2023-03-08 13:36:40 价格:¥49.00 购买地址: 立即购买

 

内容简介

作者创造性地将癌症预防分为三个阶段。从 1.0 阶段的自然选择,到 2.0 阶段支付能力分野(少部分经济承受能力强的人有意识选择高端筛查预防,更多的人继续听天由命)到 3.0阶段,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将高端筛查手段平民化。

这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 90% 以上癌症都能发现在早期,癌症问题算不算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了呢?

 

作者简介

唐枫奕,《颠覆者计划-让癌症发现在早期》作者,深圳市七铁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致力于将昂贵的PET-CT平民化,让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现在早期。

 

目录

序 / 1

微小说《穿越 2032》 / 1

作者记 / 9

第一部分:人人有 PET

(一)癌症预防,从 1.0 到 3.0 / 28

(二)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 / 37

(三)后泡沫时代,风口的猪也飞不起来了 / 44

(四)小众筹 大能量 / 53

第二部分:癌症焦虑

(一)三分之一 / 60

(二)40 岁是分水岭 / 69

(三)到底有多少种癌症? / 76

(四)何时能彻底战胜癌症? / 91

(五)120 万一针的治癌药背后 / 103

(六)预防就是治疗 / 112

第三部分:简单防癌 高端服务平民化

(一)用物理方法捕捉体内癌细胞 / 126

(二)逐渐进入百姓视野 / 136

(三)步履为何艰难 / 144

(四)一箭双雕 / 158

(五)平民化可期 / 164

第四部分:砥砺前行之路

(一)造访劳特伯中心 / 176

(二)寻找天使 / 181

第五部分:致创业者,死也要在前进中死去

第六部分:附 件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 (2021)》预防、筛查篇 / 216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 (2021)》预防篇 / 217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 (2021)》筛查篇 / 230

 

内文节选

(四)何时能彻底战胜癌症?

何时能彻底战胜癌症?这个问题从国家到个人,众所关切。

我先把这个问题百度了一下,很悲观,有些失望。第一句话竟然是:“只要活着,癌症就一定会找上你。”冰冷却真实。

我继续读下去,发现这篇文章是为了介绍穆吉克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的。我也非常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读者。我还计划在本书单列一个部分来做具体的介绍。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介绍就很好,而且对我解释“什么时候可以彻底战胜癌症”这个问题很有帮助,有心的读者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详细讲述了百年来人类与癌症斗争的艰难历程。时至今日,我们只能说在某些癌症方面取得了局部的胜利,比如白血病(血癌),通过服用格列卫,已经可以转化为一种慢性病了;比如说网上盛传的120万元一针的癌症特效药,姑且不论经济负担的问题,它确实对某种特定癌症的治疗效果是卓越的。

治疗手段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外科切除到放疗、化疗到免疫疗法。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研发等,数以万计的青年才俊将自己的热血倾注到战胜癌症的斗争中去。所有的一切,都给人类以希望。

放眼人类万年的文明史,认识到癌症的威胁并投入巨大的力量去与之战斗的时间也不过区区百年。

对这个战胜癌症问题,从宏观上看,可以回答为:充满信心。

癌症,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特质:细胞增长速度远超过普通细胞。

把人体形容为一个国家,我们的正常细胞就是普通民众;癌症细胞就是外表和普通民众一样的民众,但是他们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使用大量的资源,繁殖能力超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一个国家的警察机关,专门负责打击坏人。国家的生存空间和其他资源是有限的,癌细胞那样的民众太多了,普通民众就生存困难,抢夺资源能力不如癌细胞民众,最后,癌细胞越来越多。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就是警察机关眼里,这两类民众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也不会把癌细胞民众当坏人抓起来。这样的结果就是癌细胞挤占了普通细胞的生存空间,导致我们人体这个国家的整体崩溃。

 

癌症第一次出现在有记载的文献当中,是在公元前2500年,一位古埃及医生的手稿里。

这篇手稿中记载了一个胸部有肿块的病例,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乳腺癌,所以乳腺癌也因此成为了第一种有记载的癌症。在说到这个肿块的治疗方法的时候,莎草纸上只写了短短一句话:无法治疗。

对于癌症最早的医学描述见于公元前2500年撰写的一卷埃及纸莎草纸:胸部隆起性肿物……仿佛摸到了一团亚麻布料……”谈及治疗,这位古代书记员写道:无可救药。”

人类第一次在癌症治疗上有突破,是在2000多年后的,公元前440年了。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古代波斯王后阿托莎很可能就是一位Ⅲ期乳腺癌患者,当时36岁的她正深陷于孤独与愤怒的漩涡中。这位波斯王后起初为了隐瞒病情用衣物将胸部束紧,在经历了一场理智与情感的激烈冲突后,她痛下决心命令奴隶用刀将自己的患侧乳房切除。

但几乎在此之后,“癌症”一词就几乎在各种医学文献中绝迹。

——《众病之王:癌症传》

 

中国最早的癌症记录在西周,那时只用“肿”来形容,无法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史记仓公传》中记载了西汉著名的医师淳于意的一个胃癌的病例。

12世纪初期的《卫济宝书》中,第一次出现对“癌”的描述。该书对乳癌的描写,指出妇女到40岁以后容易得此病症,胸口溃烂,不治三年而死等。说明中华民族对癌有了更深的认识。

南宋杨士瀛对癌症这样描写:“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裹……”

西方有记载的癌症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当时有称之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记录的癌症,他把人体的这种“肿”已经分为有害和无害的两种了,有害的肿瘤就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

很多人都说,现代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以及各种激素在食品和医疗中的滥用,造成了现代癌症泛滥。

这个观点不一定站得住脚。

癌症不是一种现代文明病。考古学证明癌症很早就伴随着人类。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可证明人类罹患癌症最久远的证据是一块170万年前的古人类脚骨骨肉瘤化石。2011年,科学家在对葡萄牙里斯本国家考古博物馆内一具生活在距今大约2250年、编号为M1的埃及男性木乃伊进行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和研究后,发现了人类患癌后软组织病灶的证据,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癌症患者之一。

但是,正是现代文明的发展,让癌症如此耳熟能详。一方面,文明的进步使人均寿命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人们患癌的概率也就大幅度提升。

新的科学结论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1976年,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毕晓普(John Michael Bishop)和瓦默斯(Harold Eliot Varmus)发现,正常细胞含有原癌基因,其受到干扰后产生癌基因,提出了癌症来自原癌基因的科学结构改变,这是人类在癌症发病原因研究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发现。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1994年以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多种抑癌基因、细胞的自杀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等,逐渐发展出了有关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新的基因理论。

科学家对癌细胞基因突变方式和原因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基因突变不但能够使原癌基因变成癌基因,也能够造成抑癌基因丢失从而致癌;突变不一定发生在癌细胞基因组的编码区,它们更多地发生在庞大的非编码区,而科学家对这部分突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古代时期,人类生存寿命有限,罹患癌症的本来就少。同时,医疗条件有限,人之将死,也无法分析死因。所以,癌症不是主流的社会关注点。

即便在今天的一些地区,比如非洲,癌症也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人均寿命相对还是比较短,医疗水平也比较差。而且,也没有统计。不统计,就没有。

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是哪些地区呢?中国癌症发病率是不是最高的?


文学小说出版文学小说出版 诗歌散文出版诗歌散文出版 学术专著出版学术专著出版 其他书稿出版其他书稿出版 书号咨询出版书号咨询出版 宣传推广发行宣传推广发行
tel:188-4616-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