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热线:188-4616-6899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故乡情》

新书展示《故乡情》

发布时间:2022-06-06 11:35:16 价格:¥ 购买地址: 立即购买


编辑推荐:

1.这是一部诗文集,是作者近年来发表诗文的结集。
2.这些作品是作者对乡愁的一段记忆,每篇小文都藏着一个旧年的故事。
3.黑白印刷,阅读舒适轻松。

内容简介:
《故乡情》是作者翟文伟先生近年来发表诗文的结集。内容围绕故乡的物和事,歌颂新时代、新生活,作者把故乡作为一个叙事空间,品味故乡,游走远方,感悟乡愁,为作者近年来在文学创作和文化探索上的主要成果和心得。

作者简介:
翟文伟,笔名葵园农夫,甘肃省积石山县人。作品散见《中国医药报》《中国老年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甘肃农民报》《河州》《时代学刊》《甘肃风采》《丝绸之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甘肃理论学刊》《甘肃党史工作》等报刊杂志,曾参与编写《河州北乡秧歌》《永靖县史话》《永靖秧歌文化》《永靖傩文化》《永靖告比文化》《黄河故事》等地方文化丛书,著有文学作品综合集《心灵的露珠》、诗文集《故乡情》。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永靖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第三届副主席。现供职于永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目录:
卷一散文
003历史的天空
007 “花儿”与炳灵寺
012连环画的记忆
017遗失的故乡
023品味唐诗里的咏春绝句
027观棋
029聆听新时代的钟声
031走进春天
033春满山河换了人间﹣﹣再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038一城春色半城花
041故乡的路
044赏荷
048明月里的中秋情怀
053一声祝福
056扎尕那之行
063走进母校相约2019一高中同学毕业30年聚会活动
068农民有了“丰收节”
072读书随想
077疼痛有时
080吧咪山行
085北乡“花儿”
092北乡“财宝神”
101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105存钱不如存健康
108葵园农夫
110感恩故乡
114礼赞新中国
116千年见
117回到老屋
119心路回归
卷二诗歌
125中国梦.兰台情
127岁月
129老干部,黄河为你们歌唱
132歌声里飘来了春风
136我爱你,中国一一纪念改革开放40年
139观开年大剧《于成龙》
140那一刻
142故乡的喜鹊窝
144教师颂
146扶贫的路上
148缘
 

149后记


书摘: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甘肃是茶的故乡,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陇原大地也流行一句禅语:“茶味禅味是一味。”那么,为什么会有“茶禅一味”之说呢?一片树叶,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我国。茶在古代有很多不同名称,如:茗、荼、茶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古书中还未出现过,陆羽撰写《茶经》时,将“荼”减去一横,发明了“茶”字,把荼、槚、蔎、茗、荈皆统称为“茶”,就此确定了茶的形、音、义,“茶”之一字从此流传开来。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因而也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饮茶制茶最早的国家。数千年前就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发现了野生茶树。茶圣陆羽曾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以采集野生植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氏族公社,至神农氏时期,已累积发现有72种有毒中草药,又在偶然间发现用野生茶树的鲜叶汁,可解这72种有毒中草药的毒。自此以后,中原先民们就以喝茶来解毒,此即用茶的开始。可见最早的饮茶是从药用开始的。陆羽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把茶从药用、食用提高到了品用。他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思想,将饮茶提升成了一种道、一种文化。陆羽强调茶人要“精行俭德”,以茶养身,以茶养心,以茶养德,将饮茶提升为精行俭德之道。煮茶、饮茶由此一步步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后人将陆羽奉为“茶圣”之缘由。
茶与佛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惟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对僧人普遍饮茶的习俗,唐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中国佛教寺院也出了许多饮茶大师。如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王”“茶神”,其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些偏颇,却不难看出僧人与茶的密切关系。可见,“茶禅一味”之说,其寓意都是净心灵。
茶与禅事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是有历史渊源的。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兴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从地理环境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的理想之处。茶与禅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首开茶树培植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浙江天台山国庆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誉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也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从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植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得法,僧人们根据不同的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凤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东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






文学小说出版文学小说出版 诗歌散文出版诗歌散文出版 学术专著出版学术专著出版 其他书稿出版其他书稿出版 书号咨询出版书号咨询出版 宣传推广发行宣传推广发行
tel:188-4616-6899